盲目擴大種植,市場信息不對,種植品質沒提高,技術方面缺創新是造成溫嶺果蔗今年賣難的問題。
如何讓傳統小農經濟面對現代市場不再遭遇“尷尬”?溫嶺果蔗亟待擺脫小農經濟意識和生產方式,走適度種植、提高品質和技術革新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之路,走出豐產不豐收“怪圈”。
走差異化種植之路
一根甘蔗高達2米6以上,可與竹子比高低。這樣“天下無敵”的高個子甘蔗您見過嗎?在溫嶺新河鎮嶼后村,村民顏菊頭就種起了這樣的“高個”甘蔗,且每根批發價為七八元,是普通甘蔗的3倍多。
顏菊頭種在大棚里的的甘蔗叫廣東黃皮甘蔗,每根高度都在2.6米以上。相比“高個”甘蔗,露天種植的紅皮甘蔗目前還不到1米高,到11月中旬才能成熟。顏菊頭告訴記者,他的“高個”甘蔗栽培周期為整整一年,而普通紅皮甘蔗只有七八個月。
在新河鎮的1000多戶果蔗種植戶中,老顏是棚栽果蔗和種植黃皮蔗的第一人。據了解,種了20多年甘蔗的顏菊頭前年引進廣東黃皮甘蔗苗種,搭建了大棚試種。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甘蔗喜獲豐收,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嘗到甜頭的他,今年擴大了棚栽黃皮蔗的種植面積。
顏菊頭告訴記者,今年他種植的6畝露天紅皮甘蔗至今都沒人來收購。他估算了一下,每畝土地租金、人工、化肥等投入要3500元,如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每畝田將有1500多元的損失,6畝田就有近萬元的損失。
但他另外采用棚栽技術種的14畝大棚甘蔗豐產又豐收。其中10畝從廣東引進的黃皮果蔗,在今年7月就上市了,價格賣到了6.6元一株,剩下的的黃皮蔗也不愁市場。另外4畝大棚紅皮果蔗在今年8月上市,價格賣到了3.7元一株,一月不到就賣完了。如把棚栽甘蔗的收益算在一起,老顏今年不虧還賺,有近5萬元的收成。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