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海產品依然是冬季消費的“主菜”之一,不過在節日經濟的拉動下,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記者昨日在采訪中發現,其中的養殖扇貝、鮑魚價格已經翻倍。
價格翻倍攤販卻無奈
“太貴了,可以說達到今年最高點。”皇姑區塔灣、北行市場銷售扇貝和鮑魚的商家說。果然,沈陽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去年5元/只的鮑魚,現在漲為10-15元/只。養殖扇貝去年賣7.5元/斤的,現在漲到13元/斤;去年13元/斤的,現在賣18-20元/斤。
商販們說,沈陽市場上銷售的鮑魚和養殖扇貝大多來源于大連。至于漲價原因,他們也不確定。北大營海鮮市場的商販毛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對漲價幅度如此之大的鮑魚和養殖扇貝很無奈。這兩種海鮮本來是冬季年節熱銷產品,可是漲價以來,銷量不是很好。毛女士說現在很少有人購買鮑魚和扇貝。銷量縮減導致他們更不敢多進貨。進貨多了一旦不新鮮就得全扔掉,虧損太大。
供不應求致價格上漲
“養殖扇貝的市場價格變化和產量有關系。”大連海洋漁業協會的李秘書長解釋,養殖扇貝學名叫做蝦夷扇貝,它的養殖方式分兩種,底播和筏子養殖。筏子養殖的扇貝外表有海藻等物質,而底播養殖扇貝,外表較干凈。從品質和成本等來說,底播養殖的扇貝比筏子養殖的扇貝質量好,價格高。筏子養殖的扇貝每年有兩個采捕期,3-4月和10-12月上旬。現在筏子養殖的扇貝已經沒多少了,價格較高的底播養殖扇貝開始上市,日益增大的需求量讓本來價格就高的底播養殖扇貝越來越高。
李秘書長說,近期沈陽市場的鮑魚同樣是受供求關系影響而上漲。今年鮑魚的產量較往年有所增長,但市場需求量的增長速度更快,現在大連鮑魚不再像往年一樣只供應大連、沈陽及周邊地區,而是銷往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可以說需求的增長速度遠超產量的增長速度。
吃火鍋請看好貝“殼”
來源:沈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