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雖然玉米主產區遭受粘蟲蟲災和臺風災害,但仍然獲得豐收,并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品種。
在現貨市場,2012年伊始玉米價格就呈現上漲態勢。但隨后的行情并沒有延續2012年的瘋漲,“漲價”沒有成為2012年玉米市場的主調,在各階段只呈現出窄幅震蕩。
此外,由于小麥玉米價格倒掛的影響,小麥飼用替代玉米已然成為飼料市場的一大熱點。
玉米成第一大糧
2012年我國玉米總產量超過稻谷產量383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品種。玉米播種面積約5.1億畝,較2011年增加900萬畝,產量為20812萬噸。
雖然東北玉米主產區遭受粘蟲蟲災和臺風災害,對局部地區單產情況造成一定影響,但對整個國內玉米產量影響有限。由于未受災地區玉米繼續豐收以及東北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增加,加之華北地區后期氣候適宜利于玉米生長,國內整體玉米產量繼續穩步增加。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玉米增量貢獻最大。9年間,我國玉米面積增加1.63億畝,增長45.2%,占糧食面積增量的91.6%;產量增加1846億斤,增長79.7%,占糧食產量增量的58.1%。
現貨價格小幅回落
2012年元旦過后,國內玉米行情延續2011年高位運行態勢,東北產地玉米收購價堅挺,營口鲅魚圈港口貿易商玉米收購價2300元/噸左右,南方市場收購價也在2400元/噸附近徘徊。
在玉米豐收之前,全國玉米現貨供應進入青黃不接階段,市場交易表現平淡,現貨價格維持在2300~2450元/噸之間。
進入9月份,在國家輪儲消息以及新玉米上市的壓力下,國內玉米現貨價格自高位回落。
目前新玉米已經大量上市,黑龍江哈爾濱、內蒙古赤峰地區飼料廠中等玉米新糧掛牌價2250元/噸左右(水分14%左右,下同);吉林長春、遼寧沈陽地區玉米新糧掛牌價2350元/噸左右。
近幾年玉米種植成本不斷增加,尤其是人工成本和包地價格漲幅十分明顯,國內玉米種植成本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種植成本增加,成為支撐玉米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價格回落空間有限。
期貨市場區間震蕩
來源:新農村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