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今年浙江溫州蒼南縣海參養殖企業16家,趕赴山東等地采購海參苗種17.42萬斤,總投資約為2500萬元,苗種同比降價約30%,將扭轉去年該行業大虧損的頹勢。主要做法:
一是從海參加工入手。聘請、引進海參加工能手,提高海參深加工能力,做好海參產品研發,使海參能在本地進行加工出售,減少對外地客商的依賴,共加工海參500多噸,上半年加工海參基本已出售,彌補部分養殖損失。成立縣海參養殖協會和蒼南縣馬站海參合作社聯合會,加大與海參養殖戶的交流和合作,統一進行海參苗種采購,減少無序競爭和資源內耗,使今年海參苗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二是加大科技服務力度。今年,縣水產研究所與縣澳鑫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石砰開展海參苗種培育,成功繁育出海參苗種,將在明年為我縣提供海參種苗,解決我縣海參苗種長期外購的局面。科技人員加大對海參養殖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養殖從業人員科學文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是加大財政對海參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蒼南縣精品漁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為我縣海參養殖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扶持,2012年全縣共下達海參產業扶持資金140萬元,有力支持了海參加工、養殖的發展。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