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雨雪冰凍天氣之下,普通市民最關心的是與每日三餐密切相關的菜價。近兩天,記者分別走訪了宜春市區的幾家農貿市場,發現市民和菜販都對菜價上漲很無奈。
蔬菜漲價市民多吃肉
5日9時許,在宜春中心城區的商城農貿市場,一位市民指著自己購買的菜說:“剛剛買的4根大蒜,花了3塊錢,比平時貴了一倍。”剛買了辣椒、芹菜和豬肉的易先生也告訴記者,一斤芹菜和一斤辣椒花了14元多,半斤豬肉7元多,加起來比平時多花了近10元錢,他說自己一家靠他和妻子3000元不到的工資養活兩個孩子和母親,如果天氣再不回暖,蔬菜還是一直往上漲,開支就有困難了。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商業中心的箭道菜市場,有位老農挑著一擔白菜剛放下,就引來了不少市民,原來這是他自己種的白菜,這幾天比平時好賣多了。他說,白菜在地里被凍熟了,賣相不太好,只好便宜賣,5毛錢一斤,“沒想到買的人還真多。”正在付錢的劉大媽說,這個價錢比其他白菜便宜了幾倍,“劃得來!”
緊接著,記者又走訪了多家農貿市場,發現蔬菜品種少、價格高的情況,大同小異。不過,以本地供應為主的豬肉價格卻相當穩當,每公斤25元~28元,與平時差不多,因而銷量不錯,很多市民都認為蔬菜價這么高,不如多吃肉。
外來蔬菜少菜販也無奈
一方面市民覺得菜價漲得太快,另一方面,天寒地凍對菜販們來說也是經受考驗的事。商城農貿市場的攤主喻女士說,這兩天菜價確實在上漲,特別是葉類菜,比如大蒜和芹菜,平時6~7元/公斤,現在是10~12元/公斤,是蔬菜里漲得最高的。此外,每公斤白蘿卜漲了2元,辣椒、白菜也漲了1元多。
對于菜價翻倍地漲,多名攤主稱他們也是不得已,近幾天下雪結冰,菜農地里的菜都被凍住了,加上這個時段本地蔬菜本就供應量小,大多蔬菜都靠從外地調運而來,而在冰雪天氣中,調運蔬菜的車無論走國道還是高速公路,都是一件難事。因為外地菜運進量少,且運費提高,所以菜價就跟著漲了,特別是平時需要遠程運輸的一些蔬菜,如花菜、豆角等,價格更是高得離譜。他們還告訴記者,這幾天大家去批發市場批發蔬菜都必須比平時早,“凌晨2時就要去,這樣才挑選得到一些賣相好或量少的菜,有時去晚了一點,就得空手回來。”(南陽)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