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河北省水產局努力改善“兩個環境”,立足養殖水域生態環境修復,狠抓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2012年國家和省級財政投入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資金1300萬元,截止到12月底,全省放流總量近54億尾(粒),較去年放流量增加70%,創歷史新高。
2012年河北省增殖放流項目共分國家、省級財政下達任務和渤海生物增殖放流項目三個部分,時間緊、任務重。在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市增殖放流工作在年底圓滿結束。沿海三市共放流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褐牙鲆、半滑舌鰨、毛蚶、海蜇等9個海水品種約26億尾(粒);內陸在白洋淀、衡水湖、官廳、潘大等水庫增殖放流池沼公魚、鰱、鳙、中華鱉、青蝦、河蟹等8個品種約28億尾(粒)。
為切實抓好2012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省水產局領導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強調把漁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促進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省增殖放流指揮部組織各有關單位認真履職,精心開展項目實施,做到組織嚴謹、實施規范,圓滿地完成了增殖放流工作任務。成功實施的資源增殖養護項目不僅使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海蜇等主要放流物種漁獲量增加,為捕撈漁民帶來實惠,更重要的是,開辟了水產資源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綜合發展、有效保護之路。特別是內陸地區,增殖放流對于涵養水源、改善水質、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已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并見到了實際效果。(癡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