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普通的魚或一只蟹,從育苗、養殖、銷售再到餐桌,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何杜絕劣質水產品流入市場,如何讓人民群眾吃到安全放心的水產品,必須做到從生產到餐桌的全方位管理。
近年來,山東日照市東港區海洋漁業部門積極創新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式,拓展監管領域,完善培訓機制和開展病害測報、產品抽檢等措施,從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群眾水產品消費安全。近日,在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考核中,東港區以總分101分的成績名列第一,這也是該區連續三年獲得該項工作的第一名。
積極推行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生態化健康養殖是現代漁業發展方向,該區結合實際實施科技興漁戰略,制定技術人員包戶制度,積極推行健康養殖“五項制度、兩項登記”( 生產日志制度、科學用藥制度、水產品加工企業原料監控制度、水域環境監控制度、產品標簽制度和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引導漁業養殖生產環節通過采用投放無疫病苗種、投喂全價飼料及人為控制養殖環境條件等技術措施,使養殖生物保持最適宜生長和發育的狀態,實現減少養殖病害發生、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全力促進了漁業養殖產業科學發展。
抽檢已成為監管重要手段。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的水產品,區海洋與漁業局加大了對養殖場、市場、超市的抽檢力度,配合農業部、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采取“例行抽檢”和“監督抽檢” 相結合的方式對不同的品種進行抽樣檢測,抽檢的品種包括牙鲆、大菱鲆、海參、對蝦、梭子蟹、鯉魚、鰱魚、烏鱧等海淡水養殖品種,主要檢驗這些產品是否含有氯霉素、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等禁用藥物殘留超標問題。通過開展抽檢,規范了我區水產養殖用藥,進一步提高養殖場(戶)安全、規范用藥意識,從源頭上杜絕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