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糧食價格對整體通脹形勢的影響,一方面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合理的手段加以控制。
我國糧價對食品及整體通脹的影響
通脹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表現(xiàn)形式是全社會商品價格的上漲。一方面,糧食價格僅僅是整個社會商品價格的一部分,結構性的糧食價格上漲,并不一定代表全社會商品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作為全社會商品鏈條的最上游,糧食價格的上漲又可能逐步向下游傳導,從而影響整個商品體系的價格。
因此,糧食價格對整體通脹形勢的影響,一方面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合理的手段加以控制。
我國cpi未發(fā)布具體權重,但通過簡單分析可估測出食品價格約占1/3的權重,食品價格的變動對cpi的影響較大。由于糧食僅占1.7%的權重,因此糧食價格變動對cpi的實際影響很小,但糧食屬于必需品,其價格變動受關注程度高,所以糧價變動對社會大眾的心理影響更大。
而食品價格對cpi整體的影響,我們認為:
首先,食品價格在cpi中的權重大,對cpi變動的影響也大。
2002年1月至今,我國cpi指數(shù)共上漲了19.6%,年均增長1.92%;食品價格共上漲了91.6%,年均增長6.29%;非食品價格共上漲了9.5%,年均僅增長0.86%。食品價格年均拉動cpi同比增長1.57個百分點,而非食品價格僅為0.35個百分點。可見,我國食品價格不僅長期處于較快上漲的態(tài)勢,其對cpi的拉動作用也十分明顯。
在我國,食品價格受短期波動因素的影響較大,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農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是以農戶小規(guī)模種植、養(yǎng)殖為主的,對于市場缺乏理性預期和判斷,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較差;行業(yè)的進出入門檻較低,市場往往放大周期性波動;防災減災能力較弱,易受短期災害影響;價格發(fā)現(xiàn)工具(如農產(chǎn)品期貨市場)還不成熟、健全。
其次,食品價格大幅波動導致cpi過快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來源:第一財經(jīng)日報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