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徒區谷陽鎮天成特種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少成接到韓國一客商要求發運5000公斤泥鰍的訂單。李少成說,別看泥鰍是個“小東西”,卻可以做成“大生意”。
與一般水產養殖的塘口略有不同,天成的泥鰍養殖塘口在離塘岸約50厘米的地方,有一道高出水面約50厘米的尼龍網。李少成說,設立這道尼龍網主要是為了方便捕撈泥鰍,每個塘口的尼龍網要1000多元。泥鰍喜歡鉆泥,下網捕撈時,泥鰍會機警地往泥里鉆,這樣下網捕撈的效果就會很差。另一方面,現在捕撈泥鰍與以前單純下網捕撈不同,在下網捕撈前,先抽掉塘口的水,再用高壓水槍將泥中的泥鰍沖出來,這時下網就可將塘中的泥鰍“一網打盡”。而如果沒有這道離岸50厘米的尼龍網,泥鰍也會鉆到塘岸的泥中,高壓水槍沖泥鰍時就會將塘口岸埂沖毀。
說起養殖泥鰍,原來在上海做電子產品配件加工的李少成告訴記者,做配件加工,企業發展受制于“上家”,而養殖泥鰍,怎樣發展主動權在自己手中。李少成說,泥鰍被譽為“水中人參”,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另外,泥鰍適應性強、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強、運輸方便、餌料易得。
李少成承包了200畝田地發展泥鰍養殖,目前一期發展80畝。他說,每畝水面可放養20萬尾泥鰍幼苗,按6%的損耗,年每畝可產泥鰍1500公斤,按60元/公斤計算,產值為9萬元/畝,去掉各種成本畝均效益可達2萬-3萬元。“目前泥鰍全部銷往韓國、日本等市場。”
來源:鎮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