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朝陽區延靜里中街新發地便民市場,新豎立的電子屏上顯示10種本季蔬菜的全市均價,通過“曬菜價”的方式,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了解全市平均菜價,對于商販隨意漲價起到了抑制作用。
當日,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在零售市場上即時公布蔬菜均價,在全市還是首次。今年,像這樣實時公布菜價的菜市場還將陸續增加10家,主要分布在城六區等有一定規模的居住區。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12月以來,市民普遍感覺北京菜價上漲。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昨日消息,菜價漲幅已經從去年12月下旬的6.12%,下跌至今年1月上旬的2.36%,5大原因導致了蔬菜價格的大幅上漲。
持續低溫為菜價上漲主因
昨日,記者跟隨市價格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新發地批發市場等地,了解蔬菜供應和價格情況。
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王淑琴分析認為,今年冬季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入冬以來的持續低溫影響。其一,易受凍、損耗大、儲藏難等因素使葉類菜價格波動較大;其二,低溫天氣減緩了黃瓜、西紅柿、青椒等設施蔬菜生長發育,降低了產量;其三,產地低溫造成冬儲菜保存損耗加大,影響了上市量。
此外,災害性天氣頻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運輸難度,成本增加拉動了蔬菜價格不斷上漲。并且蔬菜經營者在進京時對南方蔬菜進行保溫處理,無疑也增加了成本。
新發地直營市場再開10家
目前,市發改委、市農委、市商務委正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采取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自給率,加大市場儲備等措施,同時創新直營直供、車載車售、場店對接等蔬菜零售模式。市各級價格管理部門也同時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
據悉,與全國其他城市比,北京的菜價漲幅不算高,處于中下游水平。如果沒有特別大的天氣變化,2月南方的蔬菜供應量和北方溫室大棚的蔬菜供應量將跟上,菜價在春節前預計保持目前水平。
此外據介紹,為平抑菜價,今年新發地的直營市場計劃再開10家,目前選址初步定在雙井、人大附近等地。
■ 菜販說法
人工+物流成本漲→高菜價
昨日,新發地批發市場,常年經營南方菜批發的魯德傳感嘆,今年受到南方雨雪影響,菜的產量低,加上人工和物流成本的上漲,造成菜價偏高。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