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超市逐漸成為城市家庭采購食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經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整個市場有著諸多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
按工商部門有關規(guī)定,商家銷售臨期食品要向消費者給予提示。然而,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超市發(fā)現(xiàn),只有個別超市開設了臨期專柜,多數(shù)商家所售臨期食品依然在“躲貓貓”。臨期食品(臨近保質期食品)因沒有明顯標識而被誤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超市多無“臨期食品專區(qū)”
市民張先生近日在一家小型超市買糕點,隨手從貨架上拿起一包準備付款,不經意間看了眼生產日期被嚇了一跳,還有一天就要過期了。張先生暗自慶幸,“虧了多看了一眼,不然買到家隔夜就成過期食品了。”
記者走訪省城的數(shù)家超市發(fā)現(xiàn),不少超市并沒有設立“臨期食品專區(qū)”。記者注意到,沒有銷售專柜、專區(qū)并不意味著超市不銷售“臨期食品”,大多將到保質期的食品都會被打折促銷或被當作贈品捆綁銷售,其中又以牛奶、飲料和火腿腸居多。
在采訪中,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超市設置“臨期食品”專區(qū)一事并不知情,“買食品的時候我很在意生產日期,一般臨近保質期結束的食品便宜了我也不會買。不過我建議超市還是應該設置這么一個貨區(qū),這樣我們在購物時就既方便又省心了。”一位正在購物的消費者告訴記者。
臨期食品貨架上“躲貓貓”
在省城長風街某超市,記者咨詢牛奶價格時,促銷人員推薦了旁邊掛著贈品字樣的整箱牛奶,稱“買一箱送3袋”更劃算。在記者猶豫之時,該促銷人員則表示,“你想要的話,我還可以再給你綁兩袋紅棗奶上去。”記者發(fā)現(xiàn),這名促銷員所說的紅棗奶同樣也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
記者還發(fā)現(xiàn),一些商家甚至特意混淆作為贈品的臨期食品。某品牌整箱牛奶上捆綁著袋裝牛奶,促銷員說是贈品。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牛奶箱的生產日期清晰明確,標注著2012年12月27日,而記者想查看贈送的袋裝牛奶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卻發(fā)現(xiàn)標注生產日期的那一面被膠帶貼住,粘在牛奶箱上,不撕開膠帶根本看不清楚。
超市自制食品屬“監(jiān)管真空”
如果說包裝食品還比較容易辨別該產品是否快到保質期的話,那超市里的自制食品則可謂是監(jiān)管的“真空區(qū)”。
來源:山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