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截至上周五,東北錦州港、鲅魚圈以及大連港口玉米貿易庫存已合計攀升至205.7萬噸,比1月4日增加了20余萬噸,這是北方港口玉米貿易庫存本年度首次突破200萬噸關口。
部分市場人士表示,東北各港口玉米貿易庫存的攀升,顯示國內玉米可供給數量大幅增加,一旦市場采購需求放緩,后市玉米價格面臨回落風險。
“元旦過后,港口貿易商采購積極性明顯增加,部分大型貿易商提價收購。上周五錦州、鲅魚圈港口收購價格已經攀升至2400元/噸,創出新年度收購價格新高。”鲅魚圈港玉米貿易商劉先生表示。
據他介紹,受節假日期間南方飼料企業補庫和港口上量減少影響,貿易商在節后大幅提高北方港口玉米收購價格15—20元/噸,上周再度上調10元/噸,使港口收購價格升至2395—2400元/噸。“港口收購價格的提高使東北貿易商收購利潤每噸增加了10—30元,大大提升了貿易商往港口發運玉米的積極性,錦州、鲅魚圈港口玉米日集港數量開始攀升至1萬噸以上。但在集港數量增加的同時,疏港數量并沒有出現大幅提高,導致港口玉米貿易庫存顯著增加”。
在北方港口玉米提價收購的同時,南方銷區港口價格也全線站穩2500元/噸整數關口之上。上周五,廣州港口水分15%玉米主流成交價為2530—2540元/噸,較前一日變化不大。周邊飼料廠提貨速度較快,日走貨量在4萬噸以上,港口庫存維持在33萬噸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港優質玉米數量較少,手持優質玉米的貿易商看漲意愿較強。
“港口優質糧源較少也是近期玉米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大連玉米貿易商張吉人表示,今年以來,農民惜售心理貫穿整個售糧過程,加上東北持續雨雪天氣阻礙了物流發運,吉林大部分玉米仍滯留在農戶手中。當前,錦州等北方港口玉米貿易庫存中大部分仍舊以遼寧產、內蒙產玉米為主,吉林產優質玉米占比相對較低。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