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0多萬元,歷時1年多技術攻關,近日由吳忠市種植戶董松濤試種的立體栽植無土草莓喜獲成功。每棟棚產量是常規產量的3倍,一年有望帶來50萬元收益。
1月13日,記者走進吳忠市利通區郭家橋鄉苦水河生態觀光園溫棚,只見所有草莓都長在栽培槽中,配有滴管裝置,擺放在1.5米高的三層支架上。 “采用立體栽植無土草莓,定植草莓苗高達2.1萬株,是常規種植的3倍,而且一年四季可以進行不間斷生產。”與董松濤進行此項技術合作的寧夏中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德祥說,該成果填補了寧夏立體栽植無土草莓的技術空白。
2011年3月,河北人董松濤和表姐放棄石油地質勘測的外包生意,來到吳忠市郭家橋鄉發展草莓種植,當年種植2棟溫棚草莓收入10萬元。2012年他出資30萬元購買了15棟溫棚,又先后投資10多萬元試種立體栽植無土草莓。
“立體種植節省投入成本,方便田間管護,而且口感非常好。雖然每公斤60元的高價,卻依然擋不住吳忠市民周末上門采摘的腳步。”董松濤說,他非常看好“觀光農業”的盈利模式,已經先后試種菠蘿、無土栽培小番茄、火龍果等,重在生產出有賣點、有口感的熱帶水果,讓寧夏人四季有口福。(憶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