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辦的第一家“蔬菜醫院”?可能沒人能說得清楚。在“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張硯祥是最早的:2001年,他辦起了蔬菜病蟲害防治研究中心,隨后更名“蔬菜醫院”,把牌子掛到每個產菜的鄉鎮。
2005年,他又聯合企業開發了視頻系統,辦起了第一家蔬菜視頻醫院,現在擁有500多家分會六七千名會員,覆蓋江北各省、市、自治區,效仿者很多。
不管是“蔬菜醫院”,還是視頻醫院,張硯祥都既“坐診”也“出診”。“坐診”,以前是菜農帶標本上門咨詢,現在多通過視頻診斷,每天都有幾千人次。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個農藝師坐在電腦前,顯示器上大窗口是正在咨詢的菜農,邊欄上的小窗口是排隊等待的農民。“有時候上廁所時間都沒有”,張硯祥說。
“出診”,既有現場診斷的,更多是“科技下鄉”。張硯祥搞“科技下鄉”和別人不同,許多專家下鄉講課找不到人,他的辦法是先派隊員白天下鄉,到菜農大棚里調查、訪談,現場看診,順便介紹一下晚上講課內容,每次都很成功。
他最得意的一次,是講課打敗了電影:2006年,他去壽光市臺頭鎮馬家茅坨村,講課的會場安置好了,在一條大街上。沒想到吃晚飯的時候,有人在大街另一頭放電影。課還講嗎?張硯祥說:“哪怕只有一個人聽,我也得講。”到現場坐下,農民陸陸續續來了;街那頭電影開始了,觀眾全是老人和孩子。記者采訪時,他回憶當時的場景說:“這說明大家渴求技術,太讓人感動了!”那天從8點半講到12點半,對方電影放了一場就散了。
弄棚種菜,病蟲害防治是大事。前幾天,當地一戶菜農的大棚黃瓜發病,他去現場一看,有人把細菌性軟腐病“誤診”成蔓枯病,黃瓜都給治絕產了。他對記者說:“90米的棚(約1.5畝),現在就得扯秧子了!”嘆息再三。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