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銷售的大部分魚翅不是自然的,是合成的;不是生長的,是模壓的;不是含有鯊魚的dna,是含有大量的明膠的;不是本地生產的,是外來輸入的。浙江省工商局、省消保委昨天聯合召開全省魚翅市場整治情況通報會,公布了前一階段魚翅專項執法行動相關案情及送檢情況,結果顯示送檢的82個魚翅中有79個為“人造假魚翅”。
另悉,繼去年9月杭州黃龍飯店決定取消原菜單上6個魚翅菜品、成為杭州首個公開宣稱拒售魚翅的飯店后,昨天又有樓外樓、張生記、新開元等11家飯店新加盟“拒絕魚翅”行列。
上月,浙江省工商局根據省消保委前期調查反映市場上銷售的魚翅產品存在以假充真、重金屬超標等情況,組織對省內市場上銷售的魚翅產品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杭、甬、溫、臺等地的魚翅產品經銷商617家、銷售魚翅餐飲飯店316家,查扣問題魚翅560余公斤。對查扣的問題魚翅,浙江省工商局向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送檢樣本82個,鑒定機構對所送樣本進行了形態特征、理化試驗和dna成分分析,經檢測發現:所檢干魚翅絕大部分形態特征厚薄均勻,只有縱向紋理,不符合天然魚翅生長特征,符合模壓形成的特征。同時,經70攝氏度清水浸泡30分鐘的理化試驗后,有大量稠粘明膠溢出。經dna檢測分析,絕大部分送檢樣本未測出鯊魚dna成份。鑒定報告顯示:所檢82個樣本有79個為“人造假魚翅”。另外,從目前案件初步調查看,經銷假魚翅規模較大的經銷商多來自福建,所售假魚翅加工地多為廣東江門。
據悉,浙江省工商局已制訂出臺了《關于規范魚翅經營杜絕商業欺詐的若干意見》,嚴格源頭追溯,建立并落實魚翅商品的索證索票制度和經銷臺賬制度。不過,此次行動的真正目的,旨在讓真魚翅回歸自然,讓假魚翅插翅難逃。此前,浙江省消保委關于“沒有消費,就沒有市場;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的倡議已引起社會共鳴。(通訊員沈雁記者李曄)
來源:解放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