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央視曝光了北京、江蘇等不少飯店使用明膠、海藻酸鈉、魚翅精、加色素制作假魚翅的內幕,報道稱,國內魚翅市場上,大約四成是人造假魚翅。此事一經曝光,引發了各地媒體對假魚翅的調查圍剿,在上海、南京、昆明等地的魚翅市場上,記者同樣發現了不少“人造假魚翅”的身影。去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根據浙江省消保委調查反映,在浙江市場上魚翅產品以假充真、重金屬超標等情況同樣嚴重,組織對浙江省內市場上銷售的魚翅產品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昨天(13日)上午,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聯合召開全省魚翅市場整治情況通報會,公布了魚翅送檢的鑒定結果,82個樣本中竟然79個為“人造假魚翅”,“假魚翅”比例高達96%。
送檢樣本九成以上不合格 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尚無定論
在通報會上 ,浙江省工商局經檢總隊隊長潘煒介紹,浙江省工商局對查扣的問題魚翅向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送檢82個樣本,鑒定機構對樣本的形態特征、理化試驗和dna成分進行了分析。檢測發現,所檢的干魚翅絕大部分形態特征厚薄均勻,只有縱向紋理,不符合天然魚翅生長特征,是人工模壓形成的。
潘煒:經70度清水浸泡30分鐘的理化試驗后,有大量很稠很粘的明膠溢出。經dna檢測分析,絕大部分樣本未測出鯊魚dna成份。鑒定報告顯示,所檢82個樣本有79個為“人造假魚翅”。
對于人工合成魚翅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浙江省消保委副秘書長葉元春提醒,目前市場上問題魚翅中,明膠的含量非常嚴重,她呼吁餐飲業人士和消費者都能保持理性。
葉元春:目前對這個明膠是由什么物質來進行制作的,我們后面還要進一步經過專家來測試或者研究。但是這些明膠目前來看它可能含有堿性的,它可以融于水,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沒有最后的結論。
浙江工商部門徹底清查 12商家聯合提倡“拒絕魚翅”
12月下旬以來,工商部門共檢查了杭州、寧波、溫州、臺州等地的魚翅產品經銷商617家、銷售魚翅餐飲飯店316家,共立案查處案件31件,查扣問題魚翅560多公斤。從初步調查情況看,涉案經營者中經銷假魚翅規模較大的6家經銷商都來自福建,所售假魚翅的主要來源是廣東省。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