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北方主產區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10年前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占全國增量的63.4%
在我國29個糧食產量超過百億斤的地市中,有17個集中在黑龍江、河南、山東三省。其中,山東占6個,黑龍江占6個(含黑龍江墾區),河南占5個,屬于南方主產省的江蘇、安徽、湖北各有一個地市產糧超百億斤。產糧大市分布圖的背后是我國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的變化。
多年前,綜合考慮各省資源稟賦差異和發展糧食生產的傳統等因素,依據糧食生產與消費量的特征,國家劃分了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三大功能區。據初步統計,全國75%的糧食產量、80%以上的商品糧、90%以上的調出量來自13個主產省。
當前,糧食生產不斷向主產區特別是北方主產區集中的勢頭明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9年糧食增產2806億斤,占全國的比重由2003年的71.0%提高到2012年的75.7%,9年增量占全國增量的88.3%。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南、山東、河北等7個北方主產區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占全國增量的63.4%。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個南方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比重9年下降1.8個百分點。
同時,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糧食生產的比重進一步下滑。東南沿海地區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減少。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5省區糧食面積9年減少1740萬畝,產量下降19億斤。在全國糧食增產的大背景下,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漸轉移,“北糧南運”的糧食流通格局進一步凸顯。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