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肉類和禽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產量居第三位。在“2012食品安全科技論壇暨食品安全戰略聯盟工作會議”上,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楊振海指出,畜產品總體安全穩定,但隱患不少。然而,隨著近年來食品安全出現的一些問題,社會上的議論存在“聽風就是雨”的現象。
畜產品總體安全但需注意隱患
2011年農業部對全國31個省(區、市)88個大中城市豬牛羊禽蛋5大類產品進行監測,重點檢測“瘦肉精”和獸藥殘留,畜產品總體合格率99.6%,比2001年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2009年以來,農業部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奶站數量從2萬多個減少到1.3萬多個,淘汰數超過1/3。2011年對各地的奶站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抽查,重點檢測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和霉菌毒素、重金屬等,合格率達100%。
在我國,生豬養殖戶約有5900萬,65.5%的生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養殖戶提供。而美國分別為7萬和3.5%。這就是畜產品安全隱患所在。受利益驅使,一些人對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明知故犯。一些畜禽養殖戶文化水平低,假劣飼料獸藥識別能力差,制度執行能力差。存在非法添加(如“瘦肉精”)、不按規定使用投入品(如獸藥殘留)、不能有效防范非人為問題(如黃曲霉毒素)現象。不少縣市檢驗檢疫機構缺人、缺設備、缺基本經費。
無中生有不實信息危害大
2010年8月,個別媒體在沒有任何權威數據來源的情況下,報道圣元奶粉含有性激素,引起國產奶粉消費恐慌。經查實是被雇傭的網絡“水軍”散布的謠言。從科學的角度看,奶粉中人為添加激素完全沒有必要,奶粉作為動物產品含有微量性激素十分正常,沒有體內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奶牛不可能產奶。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