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渠道存貨壓力很大,未來高端白酒必須放下身價尋找市場,進軍普通用酒市場,才能真正救自己。”
1月15日下午,貴州茅臺官網發表聲明稱,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和貴州省物價局的檢查情況,公司決定取消以前違反《反壟斷法》有關的營銷政策(限制降價),并嚴格依據《反壟斷法》立即進行整改,具體措施隨后公布。
據報道,此前在1月5日,茅臺曾在內部客戶系統下發文件,對降價的經銷商作出嚴厲處罰。
國家調查價格壟斷
與往年不同,茅臺的高管們今年不得不主動說服經銷商“不能讓價格降下去”。2012年12月18日,茅臺經銷商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在會上表示,當前整個公司持續的重點工作是要“頂住市場壓力”,53度飛天茅臺的零售價不能低于1519元/瓶,團購價不能低于1400元/瓶。
“當前整個公司持續的重點工作是要頂住市場價格。”袁仁國在發言中4次強調。
另據茅臺1月5日在內部客戶系統下發的落款為“國酒茅臺營銷有限公司”的通報文件,茅臺對重慶永川區皇卓商貿有限公司、西藏亞雄名酒食品經營部、玉林百興盛酒業有限公司等3家經銷商因低價和跨區域銷售進行處罰——暫停執行茅臺酒合同計劃、扣減20%保證金等。
“因在去年全國兩會上飽遭輿論質疑,茅臺終端價自去年春節2200元左右瞬間下跌30%。”酒業資深觀察行業人士孫延元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此后,受到政府限制“三公”消費、禁酒令等政策影響,加上近兩年整體宏觀經濟形勢不好,茅臺價格已長期疲軟連續走低,茅臺急于給經銷商開罰單施壓,以確保盈利。但最終,上述舉措遭到了國家部委的反壟斷調查。
香港稱“塑化劑未超標”
茅臺集團的緊張另一個原因是去年年底以來白酒行業的一系列變故,尤其是塑化劑事件。比如,2012年12月9日,全球投資交易平臺雪球網友“水晶皇”稱,在其送檢的那瓶茅臺酒里檢驗出含有3.3毫克/l的dehp。
1月15日凌晨,經過一個多月等待,“水晶皇”在博客公布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書面回復的貴州茅臺檢測報告:送檢的白酒樣本經政府化驗所檢驗,內含塑化劑dehp為百萬分之2.8,香港食安中心的相關行動水平為百萬分之1.5。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