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洪湖市水產計劃放養面積88萬畝,水產品總量43萬噸,漁業總產值50億元。為了確保全市水產各項指標的順利完成,洪湖市將采取“七大”措施,確保水產再創新高。
一是加強基地建設,夯實漁業發展基礎。以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水產發展項目和水產大縣建設為契機,按照 “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品牌化建設”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漁業發展基礎,提高漁業養殖基地的生產能力。一方面高標準建設新灘磁器湖養殖基地,計劃投資 2000多萬元,主要建設1000畝核心區魚池升級改造、護坡,3000畝輻射區魚池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等。另一方面利用秋冬漁業生產空閑期,全面掀起秋冬漁業開發高潮,計劃新挖和改造標準化精養魚池12萬畝(其中新挖魚池2萬畝,改造標準化魚池10萬畝)。
二是調整養殖品種,調優漁業產業結構。著力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加大名特品種放養比例,重點推廣河蟹、小龍蝦、鱖魚、龜鱉、黃鱔、青魚等名優養殖品種,養殖面積達80萬畝以上。同時,幫助水產加工企業與基地實現對接,重點扶持德炎水產烏林名優養殖基地、閩洪水產“洪湖清水”科技園等。
三是推行健康養殖,保護漁業生態環境。一要積極申報國家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計劃明年再申報1-2家,通過示范場帶動周邊漁業生態健康養殖的發展。二要抓親本更新,我們擬定在省、部級水產原良種場購置優質親本或后備親本,逐步取代老化、退化的親本。計劃每年以20%的親本更換率,五年內將全市所有親本全部更新。三抓好疫病防控,疫病防治工作要覆蓋全市,重點水產板塊要實現每天一記錄、每周一上報,疫病高發期,堅持24小時監控,力爭將疫病損失降到最低。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