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整了,村容整潔了,收入增加了,建陽華溪村村民真切感受到了省派駐村書記鄧巖峰一年來為他們帶來的變化。然而,最近鄧巖峰碰上一件煩心事,誰能幫一幫—— 百萬公斤淮山滯銷 村民急尋買家
皮膚黝黑、瘦小精干,儼然是一副當地農民模樣,這是省派駐建陽華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省交通工程造價管理站造價監督科副科長鄧巖峰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此華溪非彼華西”,一進村,鄧巖峰給記者介紹起村情村貌時這樣調侃道。麻沙鎮華溪村下轄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共335戶1323人。相對華西村的富庶,華溪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民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水稻及外出務工,人均年收入3349元。村財無固定收入來源,基本靠上級補助。
“我是去年1月19日駐村的,當時的華溪村在全鎮綜合考核中各項排名都靠后,面對村民們期待改變的目光,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鄧巖峰說道。
修路、改善辦學條件 實事惠民
華溪村下轄的7個自然村較為分散,交通不便。為盡快實際了解村情村貌,鄧巖峰騎著自行車走村入戶,在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交談,告訴村民“有困難就找我”。不少村民給他起個了“農民書記”的親切稱呼。
鄧巖峰最為關注的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樵溪至蘭墩公路是樵溪、蘭墩兩自然村400余村民生產生活的必經之路,該路段長3公里,崎嶇難行,兩側有數百畝農田。由于無法使用機械耕作,勞動力不足的農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農田荒廢。在省交通運輸廳支持下,“樵溪至蘭墩公路”已成功申請納入省級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庫。拓寬硬化后的公路將按四級公路標準建設,便于機械進出,讓拋荒農田能得到重新耕作。
此外,他還計劃完成改善華溪小學辦學條件、拓寬硬化華溪村至永興村公路、開通麻沙鎮至華溪村營運班車等項目建設。“三年內讓農民收入翻一番,集體收入達5萬元以上,幫助華溪村完成12個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鄧巖峰在該村三年發展規劃中制定的目標。
建果樹基地 發展支柱產業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