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陜西省大荔縣漁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業務部門支持與指導下,今年漁業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亮點紛呈。
一是漁業綜合開發利用呈快速發展的勢頭,低洼鹽堿灘地漁業開發再度興起。2012年低洼鹽堿地開發養殖面積由2011年的8000畝發展到 18000畝,養殖企業從2011年的2家發展到5家,冷水魚養殖產量較2011年的8000余噸增加到15000余噸,增長46.7%,預計今年年底低洼鹽堿地養殖面積將發展到23000畝,產量達到21000噸。
二是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發展迅速。2012年2月,大荔荔漁漁業合作社的萬畝養殖基地通過了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是我省首家超萬畝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羅非魚、淡水白鯧、草魚、鯉魚、魴魚5個養殖品種通過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產地認定及產品認證,我縣認定無公害水產品面積由 20公頃增加到553公頃,認證產量由120噸增加到4150噸,分別增加了2565%和3358.3%。
三是漁業項目建設步伐加快。2012年,實施了陜西省扶持“菜籃子”水產品生產項目、“陜西省大荔水產良種場泵站建設項目”,申報了七個2012年陜西省漁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得到上級批準正在實施。
四是啟動了大荔縣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和水產品養殖全程質量監控技術示范試點工作,水產品安全生產上了臺階。根據農業部和陜西省關于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的要求,今年啟動了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加強了對創建養殖場的技術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同時確定小坡單元漁場、川強養殖公司、辛村漁場、步三單元漁場4個養殖場為水產品養殖全程質量監控示范試點漁場,監控面積達7500畝,占全縣養殖面積的23.4%,按照設施標準化,生產規模化,技術規范化,管理制度化,產品質量安全化的要求,使產品全部達到無公害認證等級,促使我縣水產健康養殖水平上臺階。
五是政務宣傳成績斐然。今年水務局下發了《關于做好水利宣傳報道工作的通知》,廣大水產干部職工高度重視,積極主動撰寫宣傳稿件,通過中國漁業政務網、中國水產養殖網、省漁業局網站、大荔縣政府網站、《科學養魚》等網絡、報刊、雜志,大力宣傳水利漁業發展。今年以來共發表文章報道71篇,向漁區散發傳單3000余份,張貼標語500余張,上門講解600余人(次)。(盼夏)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