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前半月,由于冬季氣候原因,市場上交易的蔬菜基本以外省調運蔬菜為主,本地蔬菜與外地蔬菜成交量占比約為3:7。
本地蔬菜:1月1-15日,成交量為2300余噸,同比增長幅度為4.5%,成交額為600余萬元,同比增幅為40.6%。成交量排名前十的品種為萵筍、大白菜、蒜苗、小蔥、小白菜、芹菜、蘿卜、平菇、花菜和金針菇。成交量同比變化情況如下:+21.3%、+12.0%、+2.3%、-54.2%、+10.2%、-41.1%、+15.4%、-41.5%、+123.1%、-41.5%;成交均價增長的品種有大白菜、蒜苗、小蔥、小白菜、芹菜、蘿卜、平菇、花菜、金針菇,幅度分別是120.0%、119.4%、65.4%、4.0%、77.8%、190.0%、110.0%、22.7%、18.9%;減少的品種僅為萵筍一頂,幅度為10.0%。
外地蔬菜:1月份前半月總成交量同比增幅為8.7%,成交額同比增幅為13.2%。來源區域有兩塊:一塊以山東為中心以及周邊相鄰各省,運抵蔬菜品種基本以干貨為主,如大蒜、洋蔥、土豆等,外加大白菜、番茄等北方種植規模較大的蔬菜品種;一塊以海南及相鄰廣東、廣西為主的南方冬季蔬菜種植區,品種主要有黃瓜、豇豆、荷蘭豆、茄子等。北方產區運抵蔬菜總體成交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小幅攀升約10%左右,成交均價因運輸費用上漲而有所提升,不過幅度未超過10%。南方產區蔬菜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明顯,幅度超過了30.8%,主要原因是去年春節相較今年有所提前,而南方鮮菜不易保存的特點使得經營戶們并未到大批量的蔬菜完全調入市場,成交均價同樣增幅明顯,超過25%,這與南方各省普降雨雪,運輸保存難度增加有一定的關系。(綠柳)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