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在實施“菜籃子”工程“1161”目標的基礎上,還將規劃建設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全市蔬菜基地新增2萬畝,達到62萬畝。
記者了解到,永久性蔬菜基地規劃建設按照城鎮人口人均3厘地的標準,主要目的是落實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讓老百姓吃上更多更新鮮的“地產菜”。
揚州永久菜地擬建在何處?
吳橋小紀蔣王甘泉等地
市農業委員會主任朱柏興表示,市區在實施“菜籃子”工程“1161”目標的基礎上,還要在江都區的吳橋、小紀,邗江區的蔣王、甘泉等城市周邊鄉鎮規劃建設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生產基地要力爭達到“灌排設施配套、農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產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要求;為市區蔬菜自給率達到60%打好基礎。
江蘇對永久性蔬菜基地規定了嚴格的保護制度:對每個“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建檔備案,征占用蔬菜基地菜田必須按照占用基本農田履行審批手續,并按“占1畝補1.5畝”進行調整補充。
永久菜地對環境有何要求?
集中連片,遠離主干道超100米
根據省農委要求,永久性蔬菜基地要集中連片,遠離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周圍3公里內無污染企業,土壤、灌溉用水、大氣等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標準要求。
同時,還要強化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突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蔬菜產銷對接。
“菜價波動過大”如何解決?
推進農超對接、補貼等
針對當前蔬菜流通環節過多、銷售成本過高、菜價波動過大等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將加強調研,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通過政府推動、市場運動的方式,推進配送分銷體系建設,通過建立配送服務中心,搭建蔬菜信息與電子商務平臺,設立社區配送分銷點,使產地蔬菜直供消費者;推進農產品“超市+基地”對接;推進蔬菜生產基地、種植大戶與農貿市場對接;推進缺期蔬菜生產價格保險和市場補貼,在“冬缺”和“伏缺”期間,對大宗蔬菜品種,由政府主管部門下達一定的種植計劃,當銷售價低于成本價時,由政府進行補貼,保護菜農的積極性,當市場價格漲幅過大時,由政府通過一定渠道,對市場銷售的大宗品種進行補貼,保護城市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
【鮮奶工程】
“一天一瓶奶”
啟動“115”鮮奶工程
會議還傳出信息,今年將啟動實施“115”鮮奶工程,力爭3-5年,以推進城市居民“一天一瓶奶”為目標,全市飼養奶牛1萬頭,年生產供應巴氏鮮奶5萬噸。2013年的目標任務是全市增養奶牛1000頭,增加鮮奶3000噸;每個縣(市、區)新建1個100頭以上的奶牛場,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爭引進1-2個大中型奶牛規模養殖場落戶我市。
來源:揚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