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從業者上億人、總產值1000多億元的產業”,在八馬茶業副總經理林榮溪看來,茶企登上資本市場是遲早的事情。盡管安溪鐵觀音未能實現a股“茶葉第一股”的突破,不過茶產業進軍資本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作為全國第一產茶大縣,安溪縣正謀求在資本市場中打造“安溪板塊”,目前已有12家上市后備企業,其中7家為茶業企業。
籌劃安溪板塊
“七泡余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云濤”,這是一副描繪安溪鐵觀音的茶聯。安溪縣位于泉州市西北方向,沿著308省道前行,途中的茶業廣告牌絡繹不絕,未到縣城就能夠感受到“中國茶都”的氣氛。作為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茶產業對于安溪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113萬人口中,有80多萬人從事著與茶有關的行業。
“安溪鐵觀音集團此次上市失敗,只是我們縣推進茶產業資本化的一個插曲。放眼未來,茶企上市一定是趨勢”,安溪縣委宣傳部官員介紹,當地已有多家茶企形成了較大的生產經營規模,正在穩步推進上市的工作。
安溪縣縣長高向榮此前曾對媒體表示,該縣正在積極培育上市梯隊,力爭在5年到7年內打造一個中國股市的“安溪板塊”。安溪縣發改局上市辦負責人李翰彬介紹,2010年4月時,該縣在福建省和泉州市推進企業改制上市的文件基礎上,出臺了本地鼓勵企業上市的政策,其中提出:在安溪注冊的茶葉行業和藤鐵工藝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給予獎勵1000萬元。
實際上,此番上市受挫的安溪鐵觀音集團,只是安溪縣沖擊資本市場的多位成員之一。“2012年,我們縣上報了一批擬上市企業名單,其中5家公司被確定為福建省上市后備企業。”李翰彬抽出辦公桌上的一份文件,指著上面的公司名字說:“這些公司里,3家是茶業企業,除了安鐵(安溪鐵觀音集團)之外,還包括八馬茶業、中閩魏氏茶業。”
為了實現7年內打造股市“安溪板塊”的構想,安溪縣顯然希望能夠在2013年有所突破。在即將向福建省泉州市上報的上市后備企業名單中,企業數量增加至12家,其中茶業企業多達7家。除了上述提到的3家之外,還包括了大自然茶業、盛世三和茶業、昭德茶業和中閩弘泰茶業等。這些企業擬上市的渠道也呈現多樣化,既有深交所和港交所,也有天津的產權交易所。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