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臨近春節,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加大,國內牛肉價格將繼續上漲。此時,來自美國、澳洲等地的進口牛肉將顯得極具競爭力。除了各大網站銷售之外,高端超市也是進口牛肉進軍的戰略要地,成為進口牛肉的最大零售商。
“速生雞”、“藥殘雞”事件的持續發酵,致使國產雞肉出現信任危機。由于生產周期長、飼料和人工成本上漲,加上時至年關,國內市場牛肉價格飆升,平價牛肉變身“牛魔王”。而遠在海外的“洋牛肉”捕捉到了商機,瞄準中國市場牛肉青黃不接的缺口,開始搶灘登陸。
價格漲三成低價肉可能注水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與1月1日相比,目前,牛腱肉、牛腩全國日均零售價格漲幅超過30%。另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2年4月以來,全國牛肉價格漲勢明顯,進入10月后價格趨穩,11月下旬重回漲勢,同比漲幅不斷擴大。到去年12月中旬,全國牛肉價格同比上漲35%。
全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分析稱,牛肉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是由于我國肉牛存出欄下降,而基礎母牛存欄率不高是深層原因之一。目前,全國牛肉產量已從2010年的700多萬噸下降到600多萬噸,肉牛存出欄量4年下降了1000多萬頭。特別是我國中部傳統肉牛養殖省區肉牛存出欄下降明顯。
記者在物美、世紀華聯等超市看到,在售的牛肉價格不一,價格較低的散裝牛肉每斤售價23.5元~27.5元。此外還有包裝好的牛肉分塊出售,400g裝的某品牌精品肥牛片售價為35元,袋裝1000g的某品牌牛腱子售價119元。當記者詢問導購,為何散裝和袋裝價差如此之大時,導購告訴記者,主要是進價不同,而且包裝好的牛肉一般是品牌的,質量更能得到保證。采訪中,一位前來選購牛肉的齊女士告訴記者,最好不要買價格太低的牛肉,“我上次覺得便宜,就買了一些,回家一切,水順著刀流出來,接了小半盆的血水。”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臨近春節,進入消費旺季,由于小牛犢的價格還在不斷上漲,肉牛的存欄量短缺局面短期難以得到緩解,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加大,牛肉價格將繼續上漲。
澳洲牛肉來襲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