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年貨繽紛,如何“專業”挑選?記者走進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實驗室,為您探問。
8日,在該中心農產品檢測實驗室,薯片、瓜子、飲料、蜜餞、糖果、餅干等節日小食品檢測樣品多達200余種,繁忙的實驗室讓人提前感受到春節氣氛。
該實驗室負責人尚吟竹介紹,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是華中地區首家取得國家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資格的檢驗機構。每逢重大節日,該實驗室都會接檢大量市售小食品,檢測項目除了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重金屬、黃曲霉毒素等上百種常規項目外,還開檢了羅丹明b、富馬酸二甲酯、阿巴斯甜等多種熱點新項目。
指著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線性軌道離子阱液質聯用儀等國際領先的大型設備,尚吟竹說,實驗室已實現對食品中有害物質篩查和準確定量一體化。檢測中發現個別色彩艷麗的糖果、飲料食品,檸檬黃、胭脂紅等人工合成色素的陽性檢出率占同類樣品的0.5%左右,如果食用1千克著色劑含量為50毫克/千克的糖果,就相當于攝入約半粒大米重量的著色劑純物質,可能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致癌等。所以,消費者對“彩色”食品的食入量切勿過多。
尚吟竹介紹,蜜餞、瓜子、干果等烘炒小食品中常常添加糖精鈉、甜蜜素等甜味劑。經常食用甜味劑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內臟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為嚴重。
另外,一些商家在生產薯片、蛋糕等食品時青睞氫化油,它可延長產品保質期,讓食物酥脆美味,但氫化油產生反式脂肪酸,增加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會影響青少年發育。目前,反式脂肪酸項目報檢并未硬性要求,若食品配料表中出現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則表示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來源:湖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