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李明霞皮膚有些黝黑,她站在西站建工東路十字北側一間臨時水果店門前,店內擺放著十幾種色彩鮮艷的水果,小店四周散發出清香的水果味。不時吸引行人停下腳步購買,這時李明霞會熱情介紹,直到顧客滿意而去。
而沒顧客的時候,李明霞常常會倚在店門邊,眼睛迷茫地望著馬路上疾駛的汽車。她的這個十幾平方米水果店才“開張”一個多月,原來一直在人行道上擺攤。“這棟樓馬上就要拆除了,原來一樓的商戶搬走了,人行道上的幾個水果攤都臨時搬進了店內。”雖然店內墻面不太整潔,但這比人行道擺攤強多了。一是不在街上挨凍了,二是晚上水果不用拉回租住房省事了。“但這棟樓過不了幾天就會拆除,以后我們一家去哪里賣水果呢?”李明霞眼里露出憂慮的神色。
1997年,李明霞和老公懷揣400元從老家來到蘭州。16年來他們一直在西站建工東路十字人行道賣水果,上初中的小兒子是在蘭州出生的,大姑娘去年回老家上高中去了。賣水果雖然沒掙上大錢,但一家四口的小日子過得還滋潤。水果攤除了負擔兩個孩子上學,還要支出日常費用和房費。由于整天都在守攤,一家人只能在外邊買飯吃。“沒辦法啊,白天沒時間做飯,夏天晚上回去10點多了,冬天也在8點左右,晚上回到家累得就想躺在床上睡覺。”
李明霞講,每過幾年他們要回一次老家。“常回家折騰不起啊!掙的錢全贊助鐵路了!再干上幾年,兩個孩子學業完成后,干不動了就回老家。老家有一座院子十幾間平房呢,蘭州房子咱買不起,還是葉落歸根吧!”說起2013年的愿望,李明霞想都沒想脫口就說:“要是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水果店就好了!”
來源: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