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賤傷農”“菜貴傷民”一直是市民們關注的話題,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菜農在種菜過程中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春節臨近,“躁動不安”的蔬菜價格直接影響著市民餐桌上的成本,那么,蔬菜從田間地頭到市民菜籃子里會經歷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價格又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動?1月22日、23日,記者來到“菜鄉”壽光,見證了黃瓜從田間地頭到濰坊菜市場的全過程。
種植
侍弄黃瓜就像照料孩子一樣
壽光市洛城街道南范村菜農范永華夫婦從前年開始種植黃瓜,目前,總共種植了三個大棚的黃瓜。范永華說,從黃瓜種植到落蔓5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就像照顧孩子一樣,對黃瓜每個生產階段都悉心呵護,只盼著有個好收成。
范永華告訴記者,在大棚種植蔬菜要比室外種植費心得多,從種植前的翻地、分畦、選種、育苗、定植、斷根,到控制結瓜節位都要事事留心,處處在意,其中給蔬菜噴藥是最重要的環節。“大棚內的空氣不流通,如果一棵黃瓜苗得了‘病’,很快就會傳染給其它黃瓜苗,因此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否則一季黃瓜就全完了。大棚黃瓜的確價格高一些,不過需要像對待孩子一樣‘伺候’它們,它們才能更好地生長,也才能保證產量。”范永華說。
除此之外,冬天卷放草苫子也是菜農每天必須進行的體力勞動。一個長70米,寬13米的大棚上面有四五十個草苫子,每個重100多斤,如果人工每天將這些草苫子掀起來,就得用將近1個小時的時間。好在現在百分之九十的大棚都安裝了電動卷簾機,只要一按電鈕,幾十個草苫子在幾分鐘的時間就被卷起來了。
在談起批發黃瓜價格時,多位菜農表示今年的黃瓜價格總體不如去年。去年年前這個時候黃瓜能賣到四五元錢一斤,今年只賣到3元錢左右一斤。“去年黃瓜上市的時候,才六七毛錢一斤,天氣轉冷氣溫下降,再加上雨雪天氣,黃瓜的價格才漲上去。一個星期之前,黃瓜的價格漲到了3塊錢左右一斤,到現在價格變化不大。”范永華說。
采摘
黃瓜上有點泥都得小心剔除
22日上午,雨雪天后,太陽終于露出了笑臉,但氣溫仍很低。范永華夫婦來到自家大棚,開始了一天的黃瓜采摘工作。當天他們要摘一批黃瓜,賣到村頭的蔬菜收購商手里。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