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對大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冬季再貼切不過了。在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九團,冬季里的1萬多棵沙棗樹,成了100多萬多只黑八鳥(沙棗鳥)的糧食樹,黑八鳥吃了沙棗果,到處播灑沙棗核,蔓延生態林,人們就把黑八鳥稱作“文明鳥”。
一四九團1958年開發建設,耕地面積18萬畝,人口1.88萬,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開發前“風吹沙子跑,遍地不長草,兔子不沾邊,鳥兒見不到”,開發后栽種沙棗、胡楊、紅柳、梭梭等林木,筑起一道道防風墻,使墾區糧食、棉花、葡萄、飼草等豐產豐收,職工增收,團場增效。樹林多了,鳥兒劇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以沙棗果為主食的黑八鳥快速繁衍,成倍增長,綿延沙漠邊緣30公里的沙棗林成了鳥的天堂,每到春暖花開,沙棗花香氣誘人,黑八鳥啼叫歌唱,仙境一般。黑八鳥還是播種機,它吃飽了沙棗果在沙漠里飛來飛去,到處播灑沙棗核,每當冰雪融化時,沙棗核就會發芽,生根,成長,到處蔓延。因此,沙棗樹成了黑八鳥的糧食樹,黑八鳥成了沙棗種子的傳播者,相得益彰,共同發展,創造美麗生態園。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