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湖北省人大代表、仙桃市泉明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泉明在接受荊楚網采訪時建言,湖北要堅持“內”“外”并舉,扎實練好“內功”,發展現代漁業。
吳泉明所帶領的仙桃市泉明漁業專業合作社,于2008年元月創辦,現有社員3009戶,分社21個,養殖水面7萬多畝,有分散養殖和示范基地兩大板塊。談起合作社的發展訣竅,吳泉明自豪地說,現代化養殖模式是關鍵。據介紹,近幾年來,泉明漁業專業合作社始終堅持“抱團生產、抱團購進、抱團銷售”的生產經營模式,始終堅持“統一苗種、統一飼料、統一漁藥、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的健康養殖模式,堅持為社員提供保障可靠的苗種、飼料、漁藥、融資、技術、產銷信息和基礎設置建設等方面服務”。
“水產養殖上堅持“七化”:設施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產品名優特化、養殖科學化、漁民工人化。”吳泉明說,合作社計劃興建年產10億尾的優良苗種繁推中心,面向全國挑選名特水產品進行繁育推廣。另一方面,他們積極推廣胭脂魚、黃鱔、鱘魚、河蟹等名特水產品養殖,力爭名特水產品的養殖水面超過基地面積的60%。“目前我們的合作社有十幾名大學生員工,很多在外青年想回來。”吳泉明說。
據介紹,因為現代化漁業的發展,該合作社的漁民目前在產品銷售、農資購進和生產管理三大方面爭得了“話語權”,社員的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長。 2012年,社員比非社員戶均增收1.72萬元。產品目前已完成產地認證和商標注冊。2010年以來,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省五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二十強漁民專業合作社”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吳泉明說,作為一線從業者,漁業產業發展問題也面臨很多問題。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快速轉移,農村人口愈來愈少。他以仙桃市三溝村為例,全村1614人中,有478人進城,約占總人數的 30%。從事養殖業的勞動力嚴重老化,平均年齡達到57歲。同時還有基礎設置落后、科技水平低下、產銷信息不靈等問題。吳泉明還呼吁,政府加大對漁業產業在政策、金融、科技、項目產品流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周三春)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