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省水產研究所從四川有關水產良種場引進了兩個養殖新品種——丁桂魚親魚310公斤,中華倒刺鲃親魚290公斤。目前這兩種親魚已被投放到研究所位于草灘的水產良種場,在新的養殖環境中表現正常,預計今年4月份即可開展人工繁育和養殖推廣。
丁桂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原產于歐洲,有皇家寵魚之稱。該魚生存溫度0-41℃,肉質細嫩、無肌間刺、肉味鮮美、蛋白質含量高(18.85%),尤其富含腦黃金,被譽為綠色保健食品并暢銷歐洲。該魚共有綠、黃、藍、白等多種表現色。其形態優美,體形略呈園筒形,身披極端細小而致密的鱗片,既是魚中食用佳肴,又是養殖、觀賞、垂釣的佳品。
中華倒刺鲃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倒刺鲃屬。俗稱:青波、烏鱗、青板。中華倒刺鲃主要分布于長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偶爾可見。其最大個體可達4公斤,為產地常見食用經濟魚類。中華倒刺鲃的肌肉鮮美,有一定藥效,可壯陽、補中、益氣,主要用于防治腰膝酸軟等疾病。
據養殖研究人員介紹,他們將在草灘水產良繁育基地對這兩個養殖新品種進行人工繁殖,培育出魚種后大面積養殖推廣。這次新品種的引進有望改善我省目前的水產養殖品種結構,進一步豐富廣大市民的菜籃子。(以文)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