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雖說養殖水產品行情普遍較差,不少養殖戶虧本,但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2012年每個品種都有養得好的人。不論他們用什么方法取得成功,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以生魚養殖為例,2012年,雖然整個行業普遍虧本,但也有養殖戶比別人想得多一點、做得也多一點,或者養殖策略比別人更勝一籌,所以他們賺錢了。
梁敬忠:防病為主
在未見到梁敬忠前,就聽聞他與朋友合資養50多畝生魚多年,即使在去年行情低迷的也有150萬贏利,有人說他“是杏壇高水平養殖技術和理念的代表之一。”他告訴記者,調水是關鍵,他的生魚放苗密度在9000尾/畝左右,畝產萬斤以上,如此高的養殖密度,水質調節至關重要。
“觀察水色就知道水質好不好,并作出相應的預防措施”,梁敬忠告訴記者,養生魚的魚塘水質都比較肥,藻類生長過快,容易造成濃水,這時候可以潑灑硫酸銅5兩/畝或者漂白粉1包/5畝,殺掉部分藻類。
另外,在喂料的高峰期,氨氮、亞硝酸經常是超標的,這個問題比較難處理,最好還是通過勤換水來解決,可以在每個月農歷初一、十五換水,如果接近水源的可以換多幾次。“第一次換水不能換太多,要循序漸進,第一次最好只換掉一尺水,然后才慢慢提高換水量,以減少應激。”梁敬忠說,此外,晚上10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都要要保持增氧機工作狀態,防以魚缺氧浮頭,“可以在塘里放一些大頭魚起到預警作用”。
“要特別注意預防生魚腸胃病”,梁敬忠表示,生魚的腸胃病預防勝于治療,特別是在喂料高峰期,即使魚沒病,也最好隔一段時間拌點中草藥喂料。因為生魚腸胃病一旦爆發,必有損耗。()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