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發現,調料區貨架已被火鍋底料占據了大半。銷售人員紛紛表示,入冬以來,火鍋調料成了新寵,銷量很大。
火鍋底料銷量增加四五倍
在寧夏路一大型超市記者看到,在售的火鍋底料有將近二十種,其中一兩個品種還掛出了“暫時缺貨”的標簽。
記者走訪了解到,市場在售火鍋底料大多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價格從5元到30元不等。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近火鍋底料每天至少賣出200多包,是其它季節的四五倍。對于如何選購火鍋底料,大多市民向記者表示,一般就是看看底料的口味,再看看是什么品牌的,其他的很少關注。
添加劑過多不易過量食用
火鍋底料品種繁多,不過記者發現,所有的火鍋底料在配料表上都標注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像一種內蒙古的火鍋調味料,每袋125克,而含有的食品添加劑成分就有六種之多。對于包裝袋上標注的食品添加劑,很多市民都表示一頭霧水,并不了解。一位超市銷售人員解釋稱:“具體有哪幾種添加劑,真不知道。但無非就是一個調香,調色和調味,還有部分防腐劑。”
專家表示,火鍋底料外包裝上的食品添加劑成分屬于可食用范圍,的確可以加入其中,但過量食用添加劑會對健康不益,而我國目前也并沒有具體的火鍋底料添加劑標準,生產中很容易超量。專家提醒,在購買使用火鍋底料時,消費者應該謹慎。“尤其是一些低價位的底料,這些添加劑成分可能會更多一點,食用時盡可能按照包裝袋上配比來加水稀釋。”一位業內人士提醒。不少市民也反映,買回去的火鍋底料往往結成塊,專家表示,這說明底料用油多為棕櫚油,市民不宜多吃。
消費者可自制健康底料
專家提醒,市民選購火鍋底料的時候,最好選擇生產信息齊全、印有“qs”標志的大品牌產品。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購買百合、枸杞子、八角、茴香等草本原料自制湯底,既有口感還很健康。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現在火鍋底料的相關標準尚未出臺,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用真實原材料配制的火鍋底料無疑讓消費更加放者心,這對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