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價局對穩定省城蔬菜價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春節前,省城各大超市、平價商店等市場的土豆、白菜全部以低于1元/0.5公斤的價格銷售;平價商店以低于市場均價15%銷售部分蔬菜;這些舉措在讓利群眾、影響市場價格走向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政府引導、企業擔當”合力形成的蔬菜平價銷售,在太原轟轟烈烈地展開,在給百姓送去更多實惠的同時,也在全國引起了良好反響。很顯然,這次由市物價局主導的蔬菜價格調控取得了良好效果,這也是政府部門主動作為的一個很好的樣板。
“米袋子”、“菜籃子”向來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兩件大事,盡管隨著國家富裕、社會平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在“吃”上支出的比例越來越少,但它對居民消費甚至社會穩定仍然有著巨大影響。與“米袋子”的相對穩定比較,“菜籃子”的市場波動非常大,尤其是每到過年,菜價瘋漲,讓老百姓難以承受,這其中固然有供不應求的關系,更多則是人為操縱、漫天要價的結果。
物價部門出手,讓菜價回歸到合理、適當的水平是民生之需,也是職責所在。我們欣喜地看到,太原市物價局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走得更遠,許多超市愿意賠本賺吆喝,社會擔當是一方面,也說明政府從中做了許多工作。
其實,菜價(包括其他物價)的過分升高或者過分降低都不算理性,企業是自負盈虧單位,賠本的買賣偶爾為之可以,不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要想解決菜價貴的問題,最終還得靠增加生產,市場供應穩定了,菜價自然就下來了。
因此,平抑菜價需產銷聯動,增加蔬菜種植,增加蔬菜供應。
來源:太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