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有消息稱2012年中國大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將帶動國際米價上漲,并推高全球糧價引發國際糧食危機。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昨日回應稱,2012年我國大米進口量雖然同比增長3.1倍,達231.6萬噸,但進口量僅占國內產量1.7%左右。國產大米自給率超98%,包括大米在內的口糧供應安全無虞。
上述負責人表示,大米進口增長主要原因不是國內供應緊張,而是國內外大米價差增大導致企業進口意愿增強。進口增量為價格低廉的碎米和普通白米,主要用于加工米粉、方便食品和釀酒等工業用途而不是口糧。同時,該負責人強調,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去年全球稻米價格指數處于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較低水平。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不振為我國企業擴大進口提供了契機,但我國大米進口量占全球貿易總量比例僅約6%左右,凈進口量占比僅為5%左右,難以推高全球糧價。而且,我國適量增加大米進口對穩定國際糧價,支撐國際大米供給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當國際糧價漲幅較大時,我國進口數量會相應減少。認為中國增加大米進口會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的觀點毫無根據。(北京商報)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