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泰安市認真落實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完成了東平湖人工增殖放流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落實了放流苗種、數量,東平縣召開了沿湖鄉、鎮、村參加的封湖禁漁大會,落實了禁漁區、禁漁期制度,開展東平湖漁業生產綜合整治,清除湖內稠網密箔,嚴格執行4月1日至7月31日封湖禁漁期和禁漁制度。在資源修復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抓住封湖禁漁的有利時機,4月6—7日,在省、市監督小組的監督下,共向東平湖放流優質鰱鱅、黃河鯉魚、河蟹、魴魚苗種1667.98萬尾(只),比上年增加716.74萬尾,增幅75.3%,放流資金和數量創歷史新高。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單位也投資300多萬元資金購買魚苗在東平湖進行增殖放流。連續幾年的增殖放流,深受湖區漁民歡迎,使湖區走出了一條資源環境良好、漁業發展、漁民收入穩步提高的良性發展之路。為做好泰山赤鱗魚的保護,宣傳赤鱗魚文化,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聯合泰山赤鱗魚產業協會積極籌辦泰山赤鱗魚文化節,挖掘豐富泰山赤鱗魚文化,文化節期間舉辦了“書法繪畫”筆會、“赤鱗童星”選拔、金赤鱗魚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擴大了泰山赤鱗魚和水利漁業部門的社會影響,展現了水利漁業的風采。為搞好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泰安局與泰山管委共同籌建了泰山赤鱗魚博物館,8月6日,農業部、省海洋與漁業廳、財政廳、旅游局等單位領導參加泰山螭霖魚博物館啟用暨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赤鱗魚20萬尾,為歷年之最。泰山螭霖魚博物館建設暨增殖放流活動的舉行,宣傳了泰安泰山和赤鱗魚,為泰安漁業文化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期間,省廳在泰安召開了省文化廳、旅游局領導和10市漁業分管局長參加的全省漁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座談會,與會領導對泰山赤鱗魚文化挖掘打造給予高度評價,為全省樹立了樣板。(香巧)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