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凌晨,早晨的陽光灑在海拔1000米的貴州灣寨鄉上,驅散籠罩地頭的一層薄霧。45歲的布依族婦女陳永鳳站在地頭,一身藍色的布依族服裝,提著除草刀,腳上的高筒膠鞋擦得干干凈凈。她身邊是20多個同村的布依族大嬸,面前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
同往常一樣,陳永鳳簡短地分工后,婦女們就快步下田散開,除草、施肥、澆水,仔細檢查蔬菜的生長狀況。她們知道,腳下這些經過精心培育、長得飽滿肥嫩的蔬菜,采摘以后經過檢測將被搬上冷柜車,直接發往港澳,供應港澳同胞的春節餐桌。
冬植菜心、春播豆苗、夏種菠菜、秋栽芥藍。貴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初步形成了夏秋喜涼蔬菜、冬春喜溫蔬菜和特色辣椒產業帶,特別是在每年7至10月,許多地方伴隨高溫季節進入蔬菜生產淡季時,貴州高海拔地區的涼爽氣候恰好接近蔬菜生長所需溫度。
目前,貴州的清鎮、榕江、余慶以及關嶺等地都已建成出口(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供港澳蔬菜包括生菜、油麥菜等18個品種,年供港澳蔬菜近萬噸。
國家對供港澳蔬菜的質量要求高。貴州檢驗檢疫局嚴格遵照國家《供港澳蔬菜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程生產要求,在品種特點、生長時間、肥料投入的種類和數量、檢疫檢驗等方面把關,以確保蔬菜品質符合要求。供港澳蔬菜的包裝上,注明了生產加工企業名稱、地址、備案號、生產日期和批次號等,以確保出問題時可以迅速地追究。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