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稻谷最低收購價大幅上調,符合我國政府始終堅持的保護農民種植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方向。各品種上調幅度雖不及2012年,但其絕對漲幅依然不小,其對稻谷市場的影響值得關注。
昨日本報a01版刊登了《國家提高2013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消息,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將其對稻谷市場的影響做一分析。
多年來不斷上提的最低收購價,在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也推高了稻谷市場價格,進而傳導到國產大米價格。2012年,因國內外大米價格差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間,進口大米數量激增。多數市場人士在預測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時候都較為保守,認為上調幅度不會太大。目前看,大幅上調稻谷最低收購價是較為適宜的。
農戶種糧積極性將得到提振
上調幅度較大,可以吸引廣大農戶繼續種植水稻,對種糧積極性將有所提振。雖然橫向比較,農民當前通過種植獲得的收入已落后于外出務工等方面的收入,但縱向比較,種植收入確實逐年提高。雖然這種提高大部分被同期上漲的農資、地租和勞動力等因素所抵消,但相對而言,這部分收入較為穩定,可以吸引農戶繼續種植。
引領稻谷市場價格向上運行
上調后,將直接引領當前的稻谷市場價格向上運行。目前的普通早稻價格在1.30元/斤左右,基本與上調后的價格接近;但中晚秈稻和粳稻則與上調后的價格至少相差0.10元/斤,后期市場價格必將對政策有所反應。
提升政策糧拍賣市場活躍度
2013年,政策糧拍賣市場活躍度必將遠超2012年。目前大量糧源進入國儲和各級地方儲備,本來就有可能發生實際供應階段性短缺,加上大幅上調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糧拍賣對企業的吸引力將顯著增加。若屆時政策糧拍賣交易底價提升,可能出現實際成交價格和成交率雙雙上漲的局面。
給進口大米更大的競爭空間
進口大米仍將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2013年進口大米貿易量料將保持在高位。當前國內外大米價格差就已不低,最低收購價大幅上調將再度推高國產大米的生產成本,原有的獲利空間甚至還有可能擴大,貿易商仍有積極運作的動力。
米企經營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