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日前出臺,我國首次對現代種業發展進行全面規劃。《規劃》明確了種業發展的時間表,明確了建立西北、西南、海南三大國家級糧食作物種子生產基地,明確了我們要牢牢把握種業發展控制權,牢牢把握農業發展主動權。
現代種業發展是糧食安全的基礎
資深媒體人吳永亮:規劃最大的意義是種業本身。現代種業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小規模的,對種子的要求不是太高,而現在由于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甚至還有合作社參與,有品牌等等,它必須體現在良種的貢獻率上。按照官方的理論表述,種子首先是最上游,同時也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產業,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如果整個國家的種子產業不行,如果種子是落后被淘汰的東西,那生產的產品也一定是落后的。
三農專家畢慧芳:種子作為農業產業鏈中的源頭,是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持續發展的一個基礎產業,尤其是在十八大提出在新四化農業現代化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種業能不能起到一個引擎作用,這是非常關鍵的。恰好此時,國家頒布了這個種業發展規劃,力圖真正把這個種業做好,做強,提升競爭力,確實是有好處的。
三大種子基地布局合理
畢慧芳:好的種子不僅要靠研發,同時它也要靠培育,這就像人一樣,生下來就需要養,所以國家非常重視種子基地的建設。隨著種子基地的多層次建設,它會使我們種子的類型比較合理,同時也會使我們種業的布局更加的合理,最后使得種業能夠做強、做大。這三個地方選在我國的三個邊上,一個是西北、一個是西南、一個是海南,它應該是代表了地區的種業發展方向,提示我們要根據各個作物不同的培育需求去選擇最好的種子。所以,種子基地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當地的發展,而是從整體種子的發展過程中來選擇,更多的是代表全國的種業繼續向前發展。
我國種子出口還存在很大差距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