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進口葡萄酒的中文標簽上沒有境內代理商聯系方式,25瓶進口葡萄酒被查扣。1月30日,記者從即墨市工商局了解到,傍名牌、以假充真、標識不完善的涉案進口葡萄酒自21日以來已查扣735瓶。
近日,即墨市工商局執法人員在市場檢查中發現,煙青路某超市內銷售多種進口葡萄酒,而其中品名為“日光海岸”、“林肯”等三種品牌的葡萄酒中文標簽不符合法律規定。“按照規定,進口葡萄酒的中文標簽上必須有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但是這三種葡萄酒上聯系方式都沒有,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66條。”執法人員介紹,這三種進口葡萄酒的數量總共25瓶,價值將近一萬元,執法人員予以查扣。
“外文看不懂、中文不規范、品牌不純等問題是現在進口葡萄酒市場上存在的五大主要問題。”即墨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長宋彥告訴記者,早在春節之前,工商部門就組織執法人員對全市進口葡萄酒市場經營情況暗中摸底調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百日行動”一開始,執法人員便開始了整治行動。
記者了解到,截至1月30日,即墨市工商局共出動執法人員51人次,檢查相關進出口企業、經營業戶35戶次,查封、扣押的涉案進口葡萄酒735瓶,涉案金額近31萬元,已經被立案調查的就有12起。據宋彥介紹,這次整治行動發現的問題可以分為商標侵權、無中文標示、中文標示不規范、條形碼與出產國不一致、虛假宣傳等幾種情況。如果市民發現有問題的進口葡萄酒,可以撥打12315進行舉報。
來源:半島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