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公告2013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2013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別提高12元、10元和10元。筆者預期,此舉將令早秈稻新陳價差擴大,投資者可賣1305合約、買1309合約進行套利。對稻谷企業而言,由于稻強米弱格局將進一步強化,建議在期現價差走強之時在期市銷售2012年產早秈稻,加速庫存的調整和資金回籠。
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按慣例一般在春節后公告,2013年提前于春節前的1月30日公告。2012年中晚秈稻價格自收購期開始持續下跌,直至部分地區啟動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方止跌,但市場仍然非常疲弱。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應于2012年12月31日結束,但市場弱勢,國家延期至1月31日。而1月30日的公告,在時間上銜接2012年度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的截止期,穩定市場之意明顯。
2012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提價360元/噸,2013年提價240元/噸,較2011年2040元/噸提高600元,提價幅度29.4%,力度非常之大。早秈稻自上世紀90年代產量創歷史新高后,一直在下降通道中。近年來,秈稻“雙改單”的趨勢較為明顯,從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的角度,需要鞏固的是早晚雙季秈稻生產,鼓勵種植雙季稻須從早秈稻生產開始。雙季稻種植成本高、風險大,提高保護價才能增強種植吸引力。且早秈稻作為一年中上市最早的稻谷品種,其價格具有風向標作用。因此,在2012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提價幅度17.6%的基礎上,雖然稻谷現貨市場相當疲弱,但2013年國家仍選擇早秈稻繼續提價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