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效應”告一段落,在阿根廷干旱威脅產情、運力不足制約巴西大豆出口、出口加速拉低美豆庫存的情況下,豆類將小幅度上漲。
受益于全球金融市場緊張情緒緩解,以及“春節”前中端常規性補庫,2013年1月份豆類油脂整體走出一波溫和上漲行情。其間,東北農戶節前“變現”意愿高漲,大豆購銷轉旺,量價齊升,而油粕終端需求驅動尚未發力,各地油廠壓榨陷入虧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豆類的上行步伐。接下來的一個月,“節日效應”告一段落,產銷將雙雙轉淡,豆類市場關注焦點轉向南北美供應。
阿根廷干旱威脅產情
usda在1月份供需報告中,將維持了8個月的2012/201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自5500萬噸下調至54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則被從8100萬噸上調至8250萬噸。當時全球供應問題未引起市場警覺。
目前,阿根廷大豆播種已完成計劃面積的98%,僅彭巴斯草原北部地區未播種。大豆陸續步入關鍵生長期,產區酷熱干燥天氣引發市場憂慮。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報告稱,“在種植帶部分地區,干旱已經開始引起潛在產能的下降”,“短期內需降雨,以防作物加速惡化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運力不足制約巴西大豆出口
有別于阿根廷,巴西產區除了南里奧格蘭德州及帕拉納州,中西部強降雨一度導致部分早播大豆收割延遲。多數機構在新近公布的報告中,下調了巴西大豆單產預估水平。
更為嚴重的是,新法規導致運輸成本高企,這成為巴西大豆出口的大患。巴西政府的新法規要求“卡車司機開車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某物流調查公司稱,新規導致巴西大豆收購高峰期的卡車運輸成本調增50%。巴西最大產區馬托格羅索州地處內陸,距離港口超過1000英里。除了飆升的卡車運輸費用,生產商和貿易商還需要支付高昂的船舶滯留費用,以確保在港口待運隊伍中占據較好的位置,這大大增加了采購成本。
出口加速拉低美豆庫存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