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對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意義重大。近年來,堵河流域隨著水電產業的梯級開發,孕育了十分優越的水產養殖發展條件。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堵河流域水電站及水庫庫面面積達158.59平方公里,水域有效養殖面積達80平方公里。湖北清江流域各方面條件與堵河流域十分接近,目前該流域水產養殖業每平方公里經濟效益達到2224萬元,按此推算,堵河流域水產養殖業年可實現產值近18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此,有關專家建議,盡快編制科學合理的《堵河流域水產養殖規劃》,出臺扶持政策,推進堵河流域水產養殖業發展。
近期,國家統計局十堰調查隊深入堵河流域境內的竹山縣、竹溪縣、房縣、鄖縣、張灣區等單位、企業及農戶,對堵河流域水產養殖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發展空間
●可用水產養殖面積80平方公里
●全市水產品年需求量近20萬噸
●有望年實現漁業收入近18億元
自然條件優越。堵河是漢江水系的第一大支流,主要流經竹山縣、竹溪縣、房縣、鄖縣、張灣區。從竹山縣兩河口至堵河口為堵河主干流,全長約150公里,加上兩支流,約為300公里。此地帶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區腹地,年平均氣溫15.6℃,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無霜期252天,具有水產動物終年生長的氣候特征。近年來,隨著堵河流域水電產業的梯級開發,高峽出平湖,天然的生態水體,溶氧充足,為發展特色養殖、生態觀光養殖、高效養殖等水產養殖業提供了廣闊平臺。
水面資源豐富。市水利水電局普查數據顯示,堵河流域水電站及庫塘水面面積約158.59平方公里,剔除旅游開發、航道及利用價值不高的面積外,全流域可用于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面積約80平方公里。
政策機遇有利。水產養殖業是湖北特色優勢產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產業發展,出臺了許多支持政策及措施,特別是“十二五”期間,省政府計劃每年拿出1億元財政專項資金,鼓勵支持水產養殖業發展,同時省財政廳、農業廳實施漁船燃油補貼計劃,這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為促進水產養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