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在馬頸坳鎮隘口村的育苗大棚里,科技示范戶彭兵正在查看茶苗的長勢。“年后,大棚里的這60多萬棵茶苗將移植到村里新增的茶園里。”彭兵說道。據悉,僅隘口村新增種茶面積700多畝,全村種茶面積達到7500多畝。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茶業強省,打造千億湘茶”目標的指導下,我州明確了“十二五”末,全州實現50萬畝的發展目標,吉首市提出了“興茶興農,富市富民”的發展思路,把茶葉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打造。“到2015年,我市將形成以馬頸坳鎮隘口村為中心,輻射司馬河、洽比河、龍舞河、楠木溪、丹青河、峒河流域和庫區移民鄉鎮,開發10.75萬畝的黃金茶園,打造形成幸福、龍舞、苗疆、知孝、一尊、獅山、清明、鳳翎、苗王、重陽10個‘黃金’茶谷。”吉首市茶葉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2年,吉首市完成黃金茶園基地開發面積10940畝,育苗面積1155畝。其中,投資60萬元在馬頸坳鎮隘口村建設了2200平方米的工廠化育苗示范基地。在發展茶葉產業中,吉首市堅持集中連片原則,打破鄉鎮村組行政界線,沿司馬河等6條河流峽谷向河流兩旁和沿河縱深宜茶地域延伸規劃布局,全力打造十大“黃金”茶谷。同時,吉首市將茶葉開發、加工和文化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著力形成集現代休閑、觀光娛樂、茶文化于一體的一條龍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按照“以旅帶茶,以茶促旅,茶谷結合,谷韻茶香”的思路,將茶葉產業發展與峽谷特色旅游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能力建設,著力發展茶園生態觀光游和茶園文化體驗游,將十大“黃金”茶谷打造成為中國最美的茶谷。
為了推進茶葉產業的發展,去年以來,吉首市先后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加大了產業發展的支持和鼓勵力度,強化了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考核。今年,吉首市整合資金4300萬元,將在鞏固馬頸坳萬畝“苗疆黃金茶谷”的成果上,重點打造寨陽-矮寨小河片的“幸福黃金茶谷”,還將在全市12個鄉鎮分別建設50畝的萬元有機示范茶園。
另據悉,吉首市正規劃建設集茶葉精深加工、茶企業總部區、產品展示、貿易、倉儲、科研、旅游、休閑、茶文化展示及會議中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武陵山區茶葉科技園區,著力打造武陵山區茶葉產業中心。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