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雖正值隆冬時節,但在宿松縣北浴鄉羅漢山村,許多村民正在為開春栽種雨花菜作整地準備。“由于雨花菜效益好,我今年打算擴大種植規模,準備在去年的基礎上再發展40畝,現在地都整得差不多了。”正在忙著整地的該村周屋組村民吳夢林說。
羅漢山村境內地勢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加之雨量充沛、日照充分,非常適合我國稀有可食用的一種純天然綠色山野菜‘省沽油’(俗名‘雨花菜’)的生長,于是該村果斷決定將發展種植雨花菜作為帶領群眾致富的發展思路。
很快,一個由村兩委牽頭、本村骨干農戶參加的北浴鄉羅漢山雨花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09年正式成立。目前,該社入戶社員已由當初的十幾戶發展到現在的226戶。為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帶頭作用,該社將社員按住地劃分為了10個作業小組,從而形成了以專業合作社為中心的組織網絡,對經營收入實行按股分配;同時,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方式,即合作社一方面建有自己的生產基地,一方面由合作社免費向農戶提供優質苗種、與農戶簽訂按保護價敞開收購的收購合同,激勵農戶連片種植雨花菜,朝著“一村一品”的方向發展。
由于種植雨花菜,去年入社社員分紅收入每戶達到3000元,全村人均增收1100多元。據初步統計,2013年全村可發展雨花菜種植面積近800畝,加上已有的600多畝,全村將達1400多畝。保守估算,農民的種植收入將可在去年基礎上翻一番。(平凡)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