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和西南部,海拔在1100~1500m,是我國海拔最高也是最西部的棉棉區之一。這里四季分明,降雨量少,日照時間長,全年年無霜期220天左右,特別適宜棉花生長。所以,棉花是喀什地區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自2009年以來喀什的棉花種植面積一直在增加,2011年全區棉花種植面積達到315.8萬畝,占全區耕地面積的36.75%。近幾年,棉花栽培和管理技術在不斷提高,棉花的產量質量也在明顯提高,但棉農和收加企業收入確不樂觀。
就2011年來說,高等級籽棉收購價格在8.50元/公斤左右,棉農在種植方面的各項投入都提高了,再加之人工費用大幅上漲,拾花費用漲到了2元/公斤多,還要給拾花工管吃管住管路費。所以,好多承包戶連霜后花都放棄了采摘,棉農增產不增收使棉農植棉積極性受到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外棉花市場持續低迷,客商報價低不能達到銷售預期,使現貨銷售非常冷清,棉花銷售企業庫存壓力大,成本增加。雖然國家對新疆棉制訂了收儲政策,棉花交儲是公定結算,棉花在干燥的喀什放置了4個月以后,回潮率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儲普遍虧重,導致企業幾乎沒有利潤。
怎樣才能使喀什的棉花充分發揮質量優勢呢?筆者認為,只有借棉花儀器化檢驗體制改革的東風,讓細化的價格體系使喀什棉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才能徹底改變這種優質不優價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喀什棉花的資源優勢是,喀什高溫干燥少雨,一般籽棉采摘期,都不受雨水侵害,所有的籽棉都是正常成熟后人工采摘的,所以棉花成熟度好、色澤光亮、雜質少。這些年由于品種的改良,主體長度都集中在在29cm左右,馬克隆值在a和b2之間。由于籽棉成熟度好斷裂比強度也高,在加工過程中抗打擊能力強,加工出來的皮棉長度整齊度高,短纖維含量低。這些資源優勢都符合高紡紗對優質皮棉的剛性需求,是紡紗廠選擇配棉的關鍵性的指標。同時,近幾年通過政府宣傳和執法部門監督,棉花的異性纖維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來源:中國紗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