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推進新型城鎮化被提到新高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2013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之一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新型城鎮化具體包括哪些內涵?推進新型城鎮化面臨哪些難點?政策層面將如何發力?這些都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新一屆中央政府將全面展示新的治國藍圖,新型城鎮化建設必將是其中的重點。
為此,本報今起將陸續推出“破解新型城鎮化八大難題”系列報道,就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就業和產業轉移、投融資體制改革、農業現代化、財稅體制改革等八大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剖析和解讀。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號角再次吹響,這已經成為2013年社會關注的熱點。環顧現狀,新一輪土地改革的核心,無疑是打破土地二元結構限制,推進農村土地的改革。記者近日從國土資源部獨家獲悉,該部由一位副部長牽頭,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正在編制農地改革方面的相關文件,有三大文件正在醞釀中。
此前,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年度工作會上表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具體包括,研究出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指導意見,部署開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總結推廣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經驗和做法。其中,指導意見有望就土地利用規劃城鎮建設用地范圍以外的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的有償出讓、交易方式、收益分配方式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而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其意在為農地改革推進鋪路。
另據記者了解,有關農村土地改革的“底線”問題也在有關范圍內討論,其中“深圳模式”將農地國有化之后再流轉的做法,已經是極大突破。但是,在各個地方政府各顯神通的自下而上的改革中,新的驚喜令人期待。對于占有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來說,紅利或許不在資源本身,在于“改革”本身。
思辨改革:
誰受益?
1加快建立城鄉統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