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谷物凈進口突破千萬噸,比2011年增加2倍多,呈現迅速擴大趨勢。13億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必要重新審視糧食安全戰略。
為確保糧食安全,需要把“振興農業、增產谷物”作為戰略重點,支持以優先股方式進行土地流轉,促進小農戶分散經營向農場經營轉變
大米、小麥、玉米3大糧,2003年我國凈出口數量分別為233.21萬噸、207.83萬噸、1638.89萬噸,合計凈出口2079.93萬噸。到2011年全都逆轉變為凈進口,數量分別為6.78萬噸、120.90萬噸、161.67萬噸,合計凈進口289.35萬噸。從海關總署2012年11月底統計數字看,3大糧凈進口總量突破千萬噸,比2011年同期增幅超過200%,呈現迅速擴大趨勢,引起國際糧商關注。
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上述情況發生在農業“九連豐”背景下,這就更需要我國重新審視今后的糧食安全問題。沒有發生天災,糧食逐年增產,為什么3大糧的進出口情況發生逆轉、近兩年凈進口數量猛增呢?是糧食消費量增長過快,還是儲備增加,或者有地方官員為粉飾政績而虛報糧食產量?中國之大無奇不有,任何個案都不能絕對排除,但從統計數字看,主要是因為三大糧的消費量增幅都高于產量增幅。
2008-2011年的3年間,我國稻谷消費量增加9.50%,比同期稻谷產量增幅高4.76個百分點。這使稻谷產量大于消費量的差額,由2008年的1072萬噸,減少到2011年的238萬噸,導致大米進口數量連年上升,從2008年的28.95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57.72萬噸,增幅高達99.38個百分點。在此期間,大米出口數量連年下降,從94.69萬噸,減少50.93萬噸,2011年的出口量僅為2008年的53.63%。在進口量增加的同時,出口量減少,凈出口量銳減,到2011年發生逆轉,轉變為凈出口6.78萬噸。由此可見,稻谷消費量增幅大于產量增幅,是導致大米由凈出口逆轉為凈進口的決定性因素。
來源:中國投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