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區夏各莊鎮陳太務村,是個產桃的好地方。還沒到下地的時候,這里很寧靜。
下午2點,5個“城里人”打破了這里的寧靜。下了車,他們徑直走進路側一個數千平方米的空曠市場,蹲在地上一邊用皮尺丈量,一邊在本子上畫著什么。
村支書張寶歧過來了,“城里人”市市政市容委機關團委書記蔡華帥收起手中的皮尺,遞上一張描畫好的市場修整規劃圖。“村里過完年了嗎?我們特意早來些,今年的共建項目,咱今天就開干吧!早修好市場,多賣些桃!”
跑點、畫線、制圖、修改施工方案,其他幾個“城里人”跟張寶歧點頭打招呼,手底下的活兒沒停下。
陳太務村產的桃,口感甜、汁水足,嘗過的沒人不說好??纱遄与x城太遠,村民收獲的桃子得經過近百公里運到城里,才能賣出去。
“原來都是在路邊擺攤賣,但銷量很小,也賣不上價。”張寶歧說,桃子出名后,村里在空地整了兩個大桃市場,在每年6到9月專門交易村民產的桃子。“有了這個市場,吸引了城里的水果商,收購量、價格都上去了,村民的收入一下子就翻了一番。”
張寶歧身邊的村民老楊接過話頭:“但咱這市場就是空地平整的,村民來了就撂地交易,晴天土、雨天泥,品相不好也賣不上好價錢。”以前賣桃,最怕下雨,一下雨,市場就泥濘不堪,收桃的卡車來了就會陷進泥里。桃子交易量下降,摘下來的熟桃,貼錢人家都不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爛掉。
去年,與陳太務村結對共建的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這個困難,投資103.89萬元,為其中的一個大桃市場鋪上了5980平方米的水泥地面。這下子,大桃市場擺脫了雨天的束縛,成了“全天候”交易市場,大桃成交量直線往上躥。
“一個市場交易量還是不夠,今年,這個村東大桃市場也要鋪上水泥地面,建好配套設施。”平谷區市政市容委副主任王國忠說,2月底前完成實地勘察和規劃,3月施工、4月收尾,6月更多村民就能進場將桃子賣個好價錢。(王東亮)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